小米电视2发布之后,关于“真假4K”的争论在业界一度热闹起来,有观点认为一些电视机厂商为降低成本,通过采用RGBW模式排列的面板来实现4K分辨率,其实际显示效果要比真正的4K屏幕差不少。
针对这一质疑,小米公司在5月19日专门在其官方论坛做出回应,强调自身并非“伪4K”的RGBW模式。
事实上,电视产业的供应链已经非常国际化和标准化,这也是小米、乐视等跨界力量大举进入这一传统行业的前提和基础。这样一来,由于大家都是通过市场的方式向上游供应链采购4K电视面板,下游品牌厂商之间想在面板技术上标新立异,其实空间并不大。如果要说供应链比拼,国产彩电厂商之间竞争的焦点应该是供货保证、库存管理,或者还包括技术路径选择,而不是技术本身。
小米电视2的尴尬其实并不在4K电视面板及其所代表的分辨率这一硬件技术指标,而在于4K内容的缺乏。
4K电视是指分辨率达到3840×2160像素的电视机,是目前市场上有较大普及度的高清内容(1280×720)的9倍,是全高清内容(1920×1080)的4倍。但是,由于内容源的限制,目前市场上几乎很难找到以4K分辨率播放的影片、电视剧等视频内容。
为此,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在5月15日发布小米电视2时,只得以照片内容来诠释这款4K电视机的分辨率。
雷军的尴尬,其实也是目前整个4K电视行业的尴尬。
今年一季度以来,由于节能补贴等政策的退出,国内彩电市场经历了一次行业整体性的萎靡,多家彩电业上市公司的一季报均暗淡无光,在这一背景下,彩电厂商纷纷推出4K电视,甚至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技术的OLED电视,以求得整体销量下滑的产品结构调整。但4K电视机充斥市场的同时,4K内容却凤毛麟角。
正如乐视董事长贾跃亭此前在发布其4K超级电视X50 Air时对外表示,如果没有真正的4K内容,4K电视机只能是一个空壳。
4K内容的生产是一个很长的链条,既包括源头的4K拍摄录设备更新,也包括传输通道的升级。目前,国内的电视台节目内容、机顶盒大部分还停留在标清的阶段,连高清都不是,更别提4K了。
贾跃亭认为,目前市场上4K内容匮乏的原因是内容商赚不到钱,没有动力来做,比如说,院线中的4K屏幕太少,电视机方面4K也还远远没有形成规模。他举例说,目前好莱坞的六大电影公司中,只有索尼是硬件公司,可以用硬件来推进4K,其他公司的动力则远远不足。
这似乎又回到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两难境地,内容商抱怨4K电视不成规模;电视厂商则受制于4K内容的极度匮乏。
如何破局考验着整个价值链。从路径上来看,要形成整个价值链的合力,无外乎两条:纵向一体化和横向联合。这两条路径最典型地发生在智能手机行业,苹果iPhone是前者的代表,Android阵营则是后一模式的成功演绎。
目前的4K电视也存在这两种路径的模式分野。乐视模式走的是纵向一体化,体现到4K电视上,就是强调自制内容,包括整个大乐视体系下乐视网、花儿影视、乐视影业的自制。
乐视方面称,今年乐视自制的内容将占据国内市场超过七成的4K内容市场份额,其中乐视影业将推出张艺谋执导的《归来》等近10部4K大片。同时,乐视网TV版将首创4K轮播频道。
纵向一体化的模式在用户体验和抢占市场先机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这一点苹果已经用iPhone向外界证明。乐视超级电视在目前4K内容市场的先机,也来源于这一点。
当然,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横向联合所带来的产业分工,有助于在市场进入爆发之后迅速扩大份额,Android阵营在智能手机市场规模上的后来居上,就是一例。
视频内容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不管是乐视网还是乐视影业在各自的市场上都面临众多对手,甚至是强大的对手,这些竞争对手未来在4K内容上的追赶,将为横向联合模式的4K电视厂商提供合作的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