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条关于阿里健康(00241.HK,原中信21世纪)的消息颇受业内关注,一则是其支付了3720万元“分手费”后,将药品监管网络系统由甲骨文的数据库迁移到阿里云平台;另一条是阿里健康与白云山医药合作拓展医药和医疗健康领域,同时由马云掌控的云锋基金入股后者。
从2014年初收购中信21世纪至今刚好一年时间。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运营官(COO)张勇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阿里涉入医药健康领域并不是为了网上卖药这么简单,而是想借助自身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资源,逐步改变医疗资源的获取和消费方式。
在业内人士看来,阿里在医药、医疗领域的布局让外界看到了民间企业倒逼中国医疗市场化改革的苗头,但类似于蚂蚁金服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开疆扩土,医药也是与国家政策层面高度捆绑的领域,对于阿里来说,想要以互联网方式撬动这个传统产业,还需要打造一根有力的杠杆。
骨架成型
2014年年初,阿里巴巴与云锋基金斥资1.7亿美元战略投资中信21世纪,医药布局开始提速。在拿到了第三方网上药品交易资格牌照的同时,阿里也获得了国内唯一的药品监管码体系及流通大数据。
按照阿里健康COO张守川的设想,阿里未来能够把地域的用药情况、地域的病症、消费者偏好以及趋势分析提供给制药企业,让从生产到消费者之间的渠道越来越扁平化。
在药品O2O领域,在经过前期由支付宝钱包联合天猫医药馆与全国一系列线下药店进行合作铺垫后,阿里健康App目前已在河北石家庄等地进行了电子处方平台的试水。在这个类似于打车软件模式的处方药购买流程中,用户拍照医生处方并上传至平台,周边药房抢单、送药,用户同时能拿到来自阿里的补贴。
而在去年5月开始以支付宝钱包为开路先锋所对接的未来医院计划,则勾勒出一个更宏大的医药蓝图,患者的在线挂号、智能预约、分诊、远程候诊、支付、查看报告、在线医患互动、个人健康档案等均能在支付宝钱包中操作实现。
整整一年时间,阿里巴巴从上游药厂到下游医院的骨架轮廓逐渐清晰。
处方流转、医保对接成难题
2014年,BAT在医药健康领域的布局争先恐后,百度通过搜索大数据预测疾病,推出智能穿戴设备提供健康服务,布局在线咨询、挂号平台“百度健康”;腾讯的方式则是连续入股像丁香园、好药师网等医药电商和在线诊疗平台,并通过微信一边与线下药房合作,一边与医院信息系统对接,双线与支付宝钱包争抢生意。
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在医药领域的强渗透已让其处于领跑地位。但目前与阿里合作试水互联网医疗的大多是一些各地的非三甲医院,尝鲜的意识相对更强,但像阿里期望的医药分开、处方外流、对接医保、后台系统打通等问题,三甲医院的“痛点”在哪里?为什么会甘愿让阿里牵着鼻子走?
拿未来医院来说,患者把医生的处方放到一个平台上,对周边药店进行比价、下单,总体药价比医院便宜20%左右,且享受满减优惠。对此,国家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原巡视员温再兴表示,只要处方能从医院流出来,患者能得到实惠,药店会得到发展、份额增加,医院药房的功能就会弱化,医药分开自然而然就出现了;但如果处方不能外流,这个平台可能就成了恶性的比价。
对于阿里有利的三个因素是,类似于白云山药业,一些传统制药企业也在积极地拥抱互联网;此外,目前阿里云平台已和全国12个省份和直辖市签约合作,阿里的政府资源也成为其大健康布局的润滑剂,比如与河北省政府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中就包括“共同打造移动智能就医平台、智能化电子处方平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条款;而拥有巨额资金沉淀的支付宝在诊疗费先行垫付再与医保结算等方式上“不差钱”。
阿里云托载医疗梦
2014年5月,当时名称还是中信21世纪的阿里健康宣布人事变动消息,由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CTO)王坚出任该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要知道,王坚现在是阿里云计算和大数据业务的掌门人,而阿里云更是被马云“押宝”阿里下一个十年的核心角色。
由此不难看出,一方面健康领域在阿里未来愿景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健康业务与云计算在未来的紧密结合度。
依托于电子化平台,像药品何时生产、流向哪里、最终用户、中间环节用时等核心大数据都将进入阿里的掌控范围,由此产生的大数据,以及上述扫码溯源的药品安全计划等,均需要弹性计算的支撑。
记者从阿里云方面了解到,在2012年底,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平均每天监管码被读写6.4亿次,相当于2010年某门户网站全站的访问量,如此规模的访问量,再用传统的集中架构模式,要想达到性能要求的成本已非常高昂。一个例子是,从药品出库开始,运输卡车要等上1个小时,来完成所有数据的上传处理工作,之后才能出厂门。由于系统直接和各药厂、药店的核心生产系统连接,如此缓慢的响应速度极大地影响了药品的生产和流通。
这也是阿里健康弃甲骨文投阿里云的背景。在阿里健康完成后台系统的搬家后,其核心业务单据处理的平台延时也从60分钟降低到2.7秒。 |